学工之窗

谨防诈骗|筑牢青春安全墙

发布者:潘 发布时间:2023-03-24

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大学生各类校园诈骗案件层出不穷,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反诈骗能力,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势在必行。为什么被骗钱款难以追回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因为电信犯罪团伙会经过层层伪装,再将受害者的钱款转移。他们通过地理ip伪装、身份伪装、技术伪装等方式把赃款进行隐匿转移。这些反侦察手段的阻碍,往往会导致受害者的钱款难以追回,警察们花费许多时间也未必能抓回真凶。

第一、地理伪装

骗子熟练掌握反侦察技能,善用各种伪装,隐去一切可能会曝光自己身份的痕迹。诈骗团队成员基本都居住在国外。根据不少地区警察追踪到的信息显示,大部分诈骗团伙的落脚点都在东南亚地区,东南亚已经成为亚洲“诈骗基地”。

第二、身份伪装

大量丢失、被盗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,在网络黑市被公然叫卖。黑市,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身份信息资源。在普通人眼里,实名制是身份识别,但在诈骗分子眼中,实名制成为规避风险的最佳手段之一。因为这些身份信息的所有人和诈骗分子压根没有关系。

第三、技术伪装

诈骗案件中,最难突破的其实是技术层面的伪装。短信诈骗中最常用的就是伪基站群发器,只需一个笔记本电脑、一个软件、一个发射器,就可以向周边的手机用户发送编辑好的诈骗短信。想靠手机定位抓人?较困难。

浮动IP和改号平台也是诈骗分子较为常用的两种技术伪装方式。浮动IP是利用网络跳板不断掩盖真实IP,利用虚假IP实施网络诈骗行为。改号平台则是掩盖其真实号码,将电话改成任何你想要的号码,哪怕是“110”。若幸运,警察查询到了技术伪装背后的真实身份,等警察准备好机票护照等一系列文件后,飞到定位地点一查,只是发现背后是一台被黑客控制的私人电脑,也就是“肉鸡”。

温馨提醒

第一,不轻信。遇事冷静,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,多思考、多商量,不要轻信陌生人。

第二,不泄密。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、支付密码、验证密码、金融信息严保管。

第三,不汇款。陌生人提到转款、汇款必须保持警惕,核实信息。

第四,不刷单。不参与任何与“刷单”相关的事情,不要有“贪图便宜”、“一夜暴富”、“天上掉馅饼”的心理。


希望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能主动学习反诈知识,进一步提升防诈骗意识和防骗、识骗能力,最大限度筑牢防骗防火墙、减少财产损失。

Copyright © 1999-2024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/文化创意学院 技术支持:数字引擎
地址:慈溪市白沙路街道文蔚路521号 邮编:315300 电话:0574-87600579